
本網訊(徐強 鄭小魚)10月31日,三峽青海海西州50萬千瓦風電項目順利并網發電。該項目地處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的戈壁腹地,被可可西里、阿爾金山、羅布泊三大“無人區”所包圍,蘊藏著極其優質的風能資源。該項目憑借所在地夜間風力資源富集的特性,為優化青海能源結構、緩解當地“日盈夜虧”的電力供需矛盾注入了新動能。

▲三峽青海海西州50萬千瓦風電項目 攝影:徐強
“場址西北側的阿爾金山與賽什騰山對峙形成U型峽谷,風順著峽谷穿行時,會因‘狹管效應’明顯提速;且高原地區夜間溫度急劇下降,冷空氣下沉會形成‘下坡風’;再加上戈壁植被少、風阻小,風能損耗低。”項目聯合總承包負責人、三峽上海院李愷介紹道:“三種因素疊加,風電場全時段等效滿負荷小時數達2781小時,夜間風能占比超70%,且風速比白天快1.5-2.0米/秒。”
為充分利用夜間風能實現穩定供電,項目采用“風電+儲能”協同運行模式,共建設75臺單機容量6.7兆瓦的風電機組,夜間出力高峰時段滿負荷運行,同時擬配套建設100兆瓦/400兆瓦時構網型儲能系統,為當地電網穩定性提供必要支撐。
項目地處高海拔戈壁荒漠地區,地質條件復雜多樣,冬季晝夜最大溫差超40攝氏度,建設施工面臨惡劣自然環境的多重考驗。“項目建設團隊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,創新管理模式,破解低溫條件下的混凝土澆筑、沙塵防護等工程建設難題,探索出一套適配‘沙戈荒’地區的技術方案,實現項目順利并網,為后續同類項目提供可復制的‘高原樣本’。”項目建設負責人、三峽集團青海分公司趙健飛說。
據介紹,項目每年可輸送清潔電能約10億千瓦時,約相當于節約標準煤30.5.萬噸、減排二氧化碳81.4萬噸,為助力青海打造成為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,服務“雙碳”戰略目標實施貢獻三峽力量。
編輯:高錦濤 任賢 楊思恒 盧西奧
發布日期:2025年11月01日